距離我拿到德國執照也一年多了,雖然跟眾多前輩比起來,我還是小小菜鳥,還是來比較一下台灣跟德國住院醫師訓練的差異,總結一下我目前的感想
先講德國優點
1. 選科自由。
在臺灣,因為各專科有容額限制,不是想走甚麼科就能去受訓,考住院醫師是非常競爭的,而在德國沒有這樣的容額限制,而是看每一家醫院/診所是否有導師資格,如果有的話,只要他們還有職缺,就能在那裏受訓。在德國,皮膚科、病理科、家醫科、神經內科的Offer 我都拿過,目前則是在復健科受訓。在臺灣,我根本沒有肖想過皮膚科😂
我覺得這讓我有機會認真思考,到底自己真正喜歡的是甚麼,也不會因為同儕的集體焦慮而隨波逐流。
2. 隨時想換就換
臺灣的住院醫師考試好像都是集中在年末的時候,一波東奔西跑放榜之後,基本上就塵埃落定,除非中間有人離職而釋出職缺,不然中途想轉職的機會不太大? 在德國則是一年到頭,到處都有職缺。因為在德國請產假、育嬰假是天經地義,如果有人懷孕請假,醫院就要另外聘人來代替她。奇妙的是,醫師群體也是女性居多,所以這種職缺真的超級多。而且這些媽媽們生完小孩,很多也會順便跳槽了。
另外,在德國換專科或雙專科也不是甚麼奇怪的事。之前在病理,就有眼科VS來訓練要轉法醫,也有聽過麻醉VS轉家醫,而我現在同事裡面,也有皮膚科R換過來的。總之就是你想做甚麼、做了甚麼是你自己的事,不會有人說「蛤那你就delay一年了」之類的話。
3.放假多
這就不用贅述了,在德國各行各業的年休應該都是26天起跳。
4. 部分工時模式
這邊很多職缺可以是Teilzeit部分工時,50%~80% 之類的都看過,當然這樣薪水就會相對應的比較少,訓練年資同樣要打折計算,但對於想同時讀博、需要照顧小孩,或是單純不想太累的人來說,就是不錯的選擇。我覺得如果臺灣也有這種部分工時的話應該也滿好的。
5. 不用看病人家屬臉色
這個真的就是民情差異。在這裡,如果病人不守規矩,例如在醫院偷抽菸,我們是可以直接請他滾的。最近因為疫情關係,就限制病人不能偷跑出去或是跟外人親密接觸,好幾個病人真的就因為違規被趕走。
之前也一個病人在周末跟值班醫師起衝突,說要找律師,還要跟Bild (類似德國的蘋果日報)爆料,那位學姊就很強硬的堅持立場,到最後病人妥協說他只是一時情緒不好說的氣話,承諾不會真的去搞那些動作。不過德國也是有很愛投訴院長信箱的人。
然後說回來臺灣的優點
1. 訓練扎實
我覺得在臺灣最大的優點就是訓練扎實
之前就曾經看過其他前輩說臺灣訓練比德國好,當時我還半信半疑,現在我完全覺得就是這樣。
臺灣真的對每個醫師的養成要求都很高,以至於來德國以後發現,原來德國醫生可以這個不用做、那個不用會,一樣可以當上專科醫師的時候整個震驚了。例如我們醫院急救訓練不需要會 on Endo,有緊急狀況就叫救護車。是的,我們是醫院,但還是可以叫救護車,我也叫過。
我個人覺得其中一個因素是德國的分級醫療非常落實,甚麼東西在基層做,甚麼狀況屬於急性醫療,那些東西可以留給其他人做都劃分很清楚,不需要每個人都會獨立處理所有事情,不過老實說,在德國當病人很多時候真的要命很硬,自求多福。有時候還是滿羨慕在國內的同仁可以接受充實完整的訓練,但想到訓練過程付出的血汗,我又佛系了。
2. 訓練年限短
德國工時比較短,但相對應的訓練年限長,現在每個專科訓練(包括家醫)都要五年起跳,甚至病理科之類的總共要六年。不過德國是沒有PGY制度的,也是省了一兩年。
3. 訓練包套
德國住院醫師訓練還滿奇葩的,有點類似集點制度,比如說復健科五年,其中需要包含一年內科(或神內)以及一年外科(或骨科)訓練。而且往往同一個專科在不同邦的規定又不一樣。麻煩的是,不是每個醫院都有辦法提供完整的五年訓練,尤其專科醫院或是診所更是不可能,所以完成某部分訓練之後需要自己再去找下一個工作。而臺灣通常是招進去就可以保證做完,不足的部分也可以送去代訓,就省了很多煩惱。
3. 新手友善
因為德國比較少這種一站養成的情況,跳槽也很常見,所以很多醫院就會喜歡聘已經有經驗的人,萬一是無經驗者,面試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彌補這部分。而在臺灣,通常求職者都是在同樣的人生階段,彼此差異不會太大。
整體來說,如果想學習最先進的醫術,接受紮實的訓練,台灣或美國絕對是比較好的選擇。如果還是想來德國,我覺得或許可以考慮在臺灣當完R再出來,因為不同於美國,德國是有機會承認外國的住院醫師訓練的。
至於很多人都一直說出國就會被歧視、低人一等什麼的,我認真覺得這是看運氣和個別環境。以前在台灣醫院工作的時候,遇到更多不友善的同事或其他職類人員,醫院裡的階級制度也非常明顯,讓我覺得很壓迫;而在德國,同事之間都比較疏離,和上司、前輩的關係也比較平等。而且話說難聽一點,德國那麼大、醫師職缺那麼多,老子不爽就依照合約辭職換下一家,也不需要為了訓練看誰的臉色,不用像在台灣,動不動就被恐嚇「台灣醫界很小」甚麼的🙄 所以我覺得在德國執業比在臺灣的時候快樂多了。而且現在德國已經吸引非常多外籍醫師過來,我現在和以前待的醫院,都有一半左右的醫生不是德國人,對外國人也是見怪不怪了
總結來說,如果你有一顆閒散的心和不羈的靈魂,同時對物質沒有太大追求的話,來歐洲還是很適合的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anessa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